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加强国债专项资金财政财务管理与监督的通知

时间:2024-05-14 23:31:3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00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强国债专项资金财政财务管理与监督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加强国债专项资金财政财务管理与监督的通知
财政部



国务院各部、委、局和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了确保经济增长达到既定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务院决定1998年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国债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加强对国债专项资金的财政财务管理与监督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国债专项资金纳入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管理范围。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及项目实施单位要按照国务院确立的用途和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安排使用国债专项资金。并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财基
字〔1996〕45号),《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财基字〔1998〕4号)和《关于印发〈国债转贷地方政府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字〔1998〕267号)等文件规定,切实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的财政财务管理和监督,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按规定及时足额将国债专项资金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为确保国债专项资金及时发挥效益,财政部根据国家年度投资计划和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将资金分批拨付到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财政厅(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工程进度将国债专项资金及时拨
付到项目建设单位。不允许人为滞留、挤占和挪用国债专项资金。为了解和掌握国债专项资金拨付进度,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财政厅(局)要认真填列《国债专项资金分年度使用计划表》(附后),于1998年底前报送财政部。
三、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有国债专项资金投资的项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财政厅(局)要切实加强资金来源管理,督促项目概算中其他来源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其他各种来源的资金特别是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的到位进度不得低于国债资金到位的比例。配套资金不落
实或长期不能到位的,财政部门有权缓拨或停拨国债专项资金。
四、切实加强国债专项资金使用项目的财务管理。国债专项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按规定的标准开支。经批准的新建项目,财政部门要主动参与审查项目概算,参与项目工程招投标工作;要由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审查工程预(结)算,作为办理工程款拨付和结算
的依据;要按规定搞好项目的年度财务决算;项目竣工要按规定搞好竣工验收和竣工财务决算审查;各级财政部门要协调项目的主管部门切实开展和搞好建设项目后评估工作。
五、切实加强国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财政部驻各地监察专员办事处和各地财政部门要分别按照职责权限对国债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情况、专项资金下达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不允许擅自挪用国
债专项资金,不允许用国债专项资金置换其它投入的资金,不允许随意扩大工程规模、拖延工期、留下资金缺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建设单位要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反馈有关情况。并按基本建设财政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报送财务报表。对违规、违纪、挤占、截留、挪
用国债专项资金,或工作失职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要追究有关领导人和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六、统筹规划,确保按期归还国债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部门要在深入分析当地财力状况和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国债专项资金的还款规划。要按照与中央财政签订的《中央向地方转贷协议》确定的转贷数额、转贷期限、转贷利率,认真测算各项还款来源,定出切合实际
的分年度还款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要按年度填报《国债专项资金还款计划表》(附后),于每年1月底以前报送财政部。国务院有关部门借用的国债转贷资金,比照上述要求办理。
七、及时准确反馈国债专项资金的使用信息。为进一步运用财政政策、搞好宏观调控,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到国债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和反馈国债专项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并按季度填列《国债专项资金汇总分析表》和《国债专项资金项
目分析表》。(附后),于每季终了七日内报送财政部,同时着重反映下列情况:
1.部门或地区申请国债专项资金总额;
2.使用国债专项资金的项目情况;
3.国债专项资金到位情况;
4.使用国债专项资金项目的配套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5.项目工程进展情况;
6.项目的财务及管理情况;
7.国债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8.建议。
八、认真做好国债专项资金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地财政部门要就国债专项资金对推动本行业或本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效果作认真、科学地分析,每年向财政部提交一份分析报告。分析报告要选择一些项目,进行典型解剖,要对国债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情况进
行分析,对完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财政投资体制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1998年9月20日
为重戴大盖帽说几句公道话

   杨涛


  8月1日起,江苏省南京市800余名交通运政、稽查执法人员全部停止统一着装。然而才20多天,交通部门又决定恢复一线执法人员的原来的着装制服。原因是摘掉“大盖帽”后,不少违章车主根本不理穿便装的执法人员。(《现代快报》8月26日)
    此消息一出来,就遭致一片反对之声。有人认为,这是“大盖帽依赖症”在行动上的反映。(《深圳商报》8月27日)也有人认为,不戴“大盖帽”缺乏的并不是什么“威慑力”,而是有关人员依法行政观念的转变。(人民网8月29日)然而,笔者在一片反对中,还是要为重戴“大盖帽”说几句公道话。
     笔者承认,某些执法人员习惯于依赖“大盖帽”所带来的威力,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甚至于假借“大盖帽”以权谋私,“大盖帽”的过多、过滥影响到国家机关的执法形象。然而,“大盖帽”的问题的出现,并非“大盖帽”本身的存在不合理,而在于这种“大盖帽”、制服配置的合不合理,戴“大盖帽”、穿制服的人是否在滥用“大盖帽”、制服。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在西方许多国家,穿制服是判决执行公务的标准之一。制服以最直观的方式表明执行公务人员的身份,在情况紧急时,不致于让相对人产生误判;制服也能体现国家执法人员的威严,让一些违法人员产生一定的威慑,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制服也能让国家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更为直观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因而,“大盖帽”、制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合理地配置。
     这种合理配置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考虑:一是区分是否国家执法机关,公民个人、企业、事业单位不能配置体现国家权力象征的制服,国家机关中非执法机关也不得配置这种制服;二是区分国家执法机关中是否有穿制服的必要,如果不是经常要执行紧急、危险公务的执法机关就不宜配执法置制服,如城管、环保等部门;三是对不同的国家执法机关配置不同的制服,其他执法机关的制服应当要区别于警察等暴力机关的制服,尽量符合自身行业特点,款色柔和,制服能表明身份即可,甚至无须戴“大盖帽”;四是在能配置制服的国家执法机关中,也并非所有人都要配置,一线执法人员给予配置,其他人员不能配置,制服总量要控制;五是限定穿制服仅限于执行公务时,平时不宜穿制服,以免混淆个人行为与执行公务行为。
交通运政、稽查的一线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涉及拦车等高度危险的执法行为,穿便服易让司机将其与车匪路霸相混淆,进行闯关酿成事故。现阶段,在宣传的不到位情形下及有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前,让他们重戴“大盖帽”未尝不可。也许我们更应该反对的是制服背后的特权思想,而不是简单地反对制服本身。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邮编: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


卫生部关于2000年度护士执业考试的补充通知

卫生部


卫医发[1999]第583号
卫生部关于2000年度护士执业考试的补充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总后卫生部:
2000年度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将于2000年4月9日举行。现将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 请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已确认免考资格的普通中等卫生(护士)学校进行重新认定。凡1999年抽查考试合格率低或教学质量明显下降的学校取消免考资格,其毕业生应参加2000年考试。不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合格者,不授予护士执业证书,不能申请护士注册。
二、 鉴于多数地区和单位在临床实践中存在助产士与护士工作职责交叉(混岗)的情况,今后,凡承担护士职责的助产专业毕业生,必须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和注册。对其考试资格的审查办法同护理专业考生。
医士、检验、药学等非护理专业毕业生一律不得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请各地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对考生资格进行审查。
三、 有关护士执业考试的其它事项按我部《关于1999年度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卫医发[1998]第25号)及有关文件要求进行;考务工作按照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通知进行。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抄送:国家医学考试中心
卫生部办公厅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三十日印发